国际物流货运代理公司需要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,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。以下是措施及操作要点:
一、资质审核与合规管理
1、机构与人员资质
公司需持有 IATA DGR 航空运输资质及 IMDG CODE 海运资质,确保承运渠道具备危险品运输许可。操作团队需通过初训及每 24 个月复训,培训内容涵盖危险品分类、应急处置等,并保留 3 年以上培训记录。
2、法规与标准适配
建立 “国际标准 - 国内法规 - 内部制度” 三级合规框架,覆盖 UNRTDG、IMDG CODE、IATA DGR 等国际规则及中国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。
二、文件审核与包装规范
1、文件完整性核查
基础文件:商业发票、MSDS、DGD(危险品申报单)需准确填写 UN 编号、包装等级等信息。
特殊文件:锂电池需提供 UN38.3 测试报告,食品类需健康证书及成分分析报告。
运输许可:易燃气体运输需提前申请欧盟 ADR 协议合规文件,锂电池空运需确认荷电状态≤30%(。
2、包装与标识要求
UN 认证包装:锂电池使用 II 类包装,液体危险品采用三重密封容器。
标签规范:外箱粘贴危险品标签、方向标签,木质包装加贴 IPPC 标识。2026 年起,锂电池需使用带红色边框的专用标记(尺寸≥100mm×70mm)。
三、运输方式与积载隔离
1、运输方式适配
航空运输:仅限货机运输锂电池,且货机单件毛重≤35kg,客机禁止运输独立电池。
海运运输:易燃气体需积载于防爆货舱,与电气设备保持安全距离。锂电池集装箱需与第 1 类、3 类危险品隔离,并预留 30cm 消防间隙。
陆运运输:使用专用危险品车辆,避开人口密集区及夜间运输。
2、积载与隔离规则
不相容物质隔离:酸类与碱类需按 IMDG CODE 表 7.2.1.1 实施隔离,如硝酸(8 类)与氢氧化钠(8 类)需隔离 “远离”。
特殊积载要求:损坏锂电池需按 SP376 条款仅限甲板积载,并标记 “DAMAGED”。
四、技术监控与应急响应
1、全程可视化追踪
部署物联网监控平台,集成 GPS 定位、温湿度传感器及压力监测设备。例如,锂电池运输中实时监控温度,异常时触发智能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。
2、应急方案与保险覆盖
应急预案:针对泄漏、火灾等场景,制定分级响应流程,包含当地应急机构联系方式及疏散路线规划。
保险配置:购买危险品专项保险,覆盖货物损失、第三方责任及应急处置费用,保额通常为货值的 110%-150%。
五、数字化管理与风险防控
1、智能系统应用
引入电子运单及风险评估模型,自动核验企业资质、车辆状态等 35 项指标。
2、动态风险评估
结合历史事故数据、天气预警及路网管制信息,优化运输路线。
危险品运输安全的核心在于全流程合规与动态管控。国际物流货运代理公司需严格审核资质与文件,采用 UN 认证包装及适配运输方式,通过技术监控与应急预案降低风险。2025 年新规实施后,锂电池标签更新、积载隔离细化及数字化管理升级成为重点,建议企业定期参与行业培训,并与专业机构合作优化操作流程。通过 “预防 - 监控 - 应急” 三位一体体系,可将事故发生率降低 70% 以上,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高效。